首页

鞋底踩踏

时间:2025-05-24 09:08:08 作者:南非运输公司获政府510亿兰特担保贷款 浏览量:59456

  3月19日,在湖南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常德市鼎城区谢家铺镇港中坪村。

  全国两会之后的首次下基层,习近平到最基层的村党群服务中心,了解一项基层干部最关切的问题——减负。他强调,要坚决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精兵简政,持之以恒抓好这项工作。

  习近平一直重视基层治理效能提升,多次部署为基层减负,此次在基层一线再次部署减负,可以从三个维度观察。

  这一问题是顽瘴痼疾。

  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称为“顽瘴痼疾”,“就像‘牛皮癣’,必须下大力气坚决纠治”。

  对于这项“顽瘴痼疾”,上世纪80年代在河北正定工作时,习近平就有深刻思考。

  在发现乡镇干部每天最繁重的工作就是出席会议、看各种文件、接待上级等,习近平跟各部门约法三章,精简会议、文件和检查。他警告说:“你们要再这么搞,处分相关负责人,没收打字机,就是要让你们难受难受,养成新的习惯!”

  这些年来,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习近平在不同场合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

  “一些基层干部忙于填写各类表格,加班加点”“要把干部从一些无谓的事务中解脱出来”“让基层干部从繁文缛节、文山会海、迎来送往中解脱出来”……

  每一句话都态度坚决、切中时弊。

  这一顽瘴痼疾又有了新变种、新现象。

  习近平今次在湖南再度强调“持之以恒抓好这项工作”,还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

  “四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反复性。当前,部分地区各种留痕、打卡、迎检、填表的要求,不仅成为基层负担,而且出现“指尖上的形式主义”“校园里的形式主义”等新动向。

  从基层成长起来的习近平,最了解基层治理的重要性以及基层工作的困难,他多次谈到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新变种、新现象。

  2018年11月,在主持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习近平谈到,现在,“痕迹管理”比较普遍,但重“痕”不重“绩”、留“迹”不留“心”;检查考核名目繁多、频率过高、多头重复;“文山会海”有所反弹。

  在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他又指出,一些基层干部疲于在各类应用软件、公号上打卡、“留痕”;各种论坛过多过滥,既浪费钱又浪费时间……

  这还是一个事关老百姓信任感的大问题。

  基层,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工作纷繁复杂,且直接服务于群众。

  “我当了7年农民,最大体会就是老百姓看干部就看实在不实在,老百姓就怕空洞无物、不干实事。”

  在一次与基层干部群众的座谈中,习近平特别强调,基层的形式主义,根源不在下面,而是上行下效。形式主义空耗资源、折损公信力。不办实事,老百姓的信任感就会降低。

  真抓实干,提升老百姓的获得感、信任感,这是为基层减负的出发点,也是落脚点。

  “让干部群众的精力真正花在干实事上”“激发全党全社会创造活力,提振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几乎在每次部署为基层减负之时,习近平都同时强调要干在实处、务求实效。

  此次湖南之行,他再次勉励基层干部“不断干出让农民群众认可的实绩”。

  近年来,中央推出一系列硬措施、实机制,持续为基层松绑,为实干撑腰。

  村部的牌子减少了,要求村里开的证明、给村里交办的事少了,村干部手机上的微信工作群也少了……此次湖南调研中,村干部向习近平汇报。

  “持之以恒抓好这项工作”,这是以作风转变促工作落实的要求,也是树牢造福人民政绩观的体现。

  |出品人:陈陆军

  |总监制:张明新

  |总策划:俞岚

  |策划:吴庆才

  |统筹:马学玲

  |执笔:袁秀月 阚枫

  |校对:宋宇晟

  |视觉:李雪瑶

  |中国新闻网“习言道”工作室出品

【编辑:唐炜妮】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西藏、浙江、吉林三省份相继迎来新任省级党委副书记

报道援引知情人士的消息称,马英九办公室将此行定位为“和平之旅”,马英九愿意以执政时的经验以及对两岸和平的使命感,在当前“艰困情况”下,“尽一己之力,传达台湾民众心声,化解两岸人民敌意,避免战争,谋求和平”。

(聚焦中国高质量发展)台胞在舟山:卤肉饭香飘两岸 促进交流在心间

遭遇新能源网约车驾驶员开启智能辅助驾驶模式并睡着的,并非张静一个人。今年8月底的一天傍晚,上海市民胡女士乘坐一辆网约车前往江苏省南京市,途中发现驾驶员仰头睡着了。当时天色已黑且下着小雨,她不敢大声吵醒驾驶员,只能轻轻将其摇醒,请他不要再睡觉了。但驾驶员却称,开启智能辅助驾驶模式后,这样开车没问题。

文明的坐标丨体量最大玉龙现身“玉龙故乡”

据法新社报道,美国官员们将这一事件归咎于“后勤问题”。一名美国官员表示照片拍摄得太早,拜登与特鲁多刚刚结束会谈,还在路上。主办方则称,拜登等人“迟到了”。

天津,向“新”而行

一方面,城镇化快速推进导致的人口大规模流动,使得乡村的社会结构发生巨大变化,人口的“空心化”和互动的“脱域化”相伴相随,正在成为乡村治理面对的典型场景。数字技术作为乡村治理从物理空间延伸到数字空间的手段,有助于突破现实的时空阻隔,使得那些身体不在场的村民依旧能够实现数字空间里的在场和参与,及时了解与乡村有关的资讯并提出自己的意见,有效参与公共事务的协商,从而真正拓展村民自治的广度和深度,优化乡村权力体系和治理模式。与此同时,数字技术的运用还有助于以更加便利和亲民的方式构建出虚拟的熟人社会,通过彼此间积极的跨时空互动不断强化身处不同地域村民的情感连接,维系传统的自组织结构,进而巩固村庄的共同体意识,构建全体村民有效参与公共事务的格局,推动乡村治理从单向管理向协同治理转变。

特斯拉中国推出Model 3和Model Y“0首付”活动

国庆假期,在临沂市兰山区涑河之上,《夜画琅琊》将震撼上演。在3000多道光束的点缀下,20余位舞者以河为卷,融合激光水幕、科技化秀场等表现形式,带游客在4公里的水幕光影秀中跨越时空,沉浸式体验琅琊文化的璀璨。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女王论坛